你有没有一种被“戏耍”的感觉?刚看上瘾的《生万物》,央视八套就来了个1天3集连播加速收场,观众还没回过神,主创团队已经“翻脸”,赶紧退场,把黄金档让出来。
你明明刚才还沉浸在杨幂带领“小媳妇集体反抗封建压迫”的 里,这下只剩下一句“再见,不送”。这种播法,真让人怀疑央视是不是吃饱了撑的?明明热度、口碑一身炸裂,非要玩个“谁快谁走”游戏,观众都看傻了,根本来不及流泪,就被安排到了结尾。不得不说,央视这操作,脸皮厚到吃个够。
先聊《生万物》的火热。这部赵德发小说改编的年代剧,一开播就爆,收视率疯涨到3.58%。爱奇艺那边也刷新热度纪录。明明是杨幂挂名主角,结果剧情发展到后面,全员群像都站起来了,主角直接成了最佳“背景板”。倪大红、林永健、秦海璐这些老戏骨把每个角色都演活了,剧中各种人性的纠葛和命运的跌宕都被撕扯出来。宁绣绣大婚当天遭绑架,父亲竟然用妹妹顶包,自己护地契,家族间的扯皮堪比年度大戏。一集解决所有关键情节,跳过废话,每集都有钩子吊胃口,这种爽感不亚于追美剧。
观众的心情是真的碎了,刚沉浸在这些农民活生生的悲欢离合里,“3集一播”直接催得大家哭着喊“根本不够看”,朋友圈都在哀嚎,舍不得剧终。央视就是这样“跪了”观众的 ,说播得快是为好剧让路,然后嗖的一下“送走”整部剧,简直是情绪收割机。等大家还在骂央视不讲理时,一刷新预告,又被唬住了——原来后面还有一部更猛的,要来接档!
这个叫《归队》的抗战剧,阵容目测比热搜还豪华。胡军、蒋欣、李乃文站台,还拉来韩国原版团队给美术造型。配乐韩红,主题曲周深,满满的国字号质量。导演臧溪川+编剧高满堂,妥妥顶配。上一秒《生万物》里倪大红、林永健还是“戏精父母”,下一秒就穿越到白山雪地里当抗联战士,央视这混搭组合真的会玩。演员都是实力派,各个让人熟得牙疼,演技一出,没一个拉稀摆带。
央视这种“翻脸如翻书”,原本让人气愤,但往细里一瞧,《归队》背后有大文章。东北抗联十四年鏖战,当下搞一个“民族觉醒”的献礼剧,正好卡在抗战胜利80周年,政治意义和历史情怀,央视拍得忒稳。剧组实景扎营在零下20几度的白山,衣服、武器全部遵照文献,连“啃树皮”“罐头炸弹制敌”都弄到现场,彻底甩掉国产剧“神剧”标签。这份真实劲头,让人不得不服。
有意思的是,《生万物》里杨幂演的不是英雄、不是女王,而是一群苦命人的代表。她带头反抗,带动女性觉醒,把家庭、土地、阶层一点点撕开,这场精神蜕变真是拍得细腻又揪心。《归队》则把格局拉高,一群人在风雪交加中与日军死磕,民族精神拧成一股绳。从个人受难到民族团结,短短暑期档,央视居然完成了一次主题大跃迁,看剧的人只能跟在屁股后面瑟瑟发抖,变脸这速度,怎么就这么快?
这两部剧拍摄方式也绝对不是唬人的。真耗费心血在山东、吉林实地搭建场景,剧组横漂、分季摸爬滚打,又冷又苦;演员手脚冻得鸭子似的,还得坚持实景拍摄。这种较真态度,根本不是一些国产流水线剧敢比,都快把观众逼得“昨日重现”,人人吐槽却又忍不住盯着屏幕死磕结局。
互联网时代,观众喜欢的不只是高颜值、高配置,更讲究真实和情感共鸣。《生万物》《归队》这一通操作,表面看像是“匆匆赶场”,实际偷偷灌注了创作初心和历史责任。哪怕你想骂它营销套路太足,“快进模式”让人不爽,但多点耐心,其实还能从剧中学到不少东西。从女权讨论到家族斗争,从民族危亡到抗战传奇,这两部剧硬是把社会思考和娱乐结合到一起,看完就觉得生活温度不一样。
所以问题来了:《归队》能不能顶得住杨幂留下的大收视坑,这波央视操盘你押哪边?别装高冷,快来留言,说说被“脸皮厚吃个够”收视战略支配的酸爽吧!
振兴配资-炒股技巧-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排名-可信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